2023-05-30 15:38:43阅读:105
国际学校除了教学理念与体制内学校不同之外,在教授方法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北京王府初中的课堂上,老师通过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并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学习的内容,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
王府学校初中王恩飞老师以《功和功率》为题,带领学校八年级学生完成了八年级物理“能量”教学单元中的一课。对八年级学生而言,“功”和“能”都是无形且抽象的概念,因此,如何创设课堂活动,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无形的事物可视化,是王恩飞老师对本课设定的设计目标。
课堂上,王老师准备了诸多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例如:米尺、弹簧秤、秒表、苹果、鸡蛋等,引导学生分组自选教具,利用学过的“力”、“距离”、“时间”、“质量”等物理量,去模拟展现“何为1焦耳的能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以及观摩同伴的展示,直观体会不同物体的不同形式运动,以及物体是在力的作用下实现运动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做功。
这样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以“旧识”推演“新知”,不仅理解了抽象的物理知识,还与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全程中,观察、思考、判断、合作、归纳、表达的能力得到锻炼,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热情获得挖掘。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一并达成的课堂。
如果说八年级同学对复杂概念的理解还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带领和指导,在形成理解的过程中还依赖具象和形象,那么九年级IB方向班的同学在丛丰滋老师《输电线和变压器》的课堂上呈现出的理解、探究、归纳、表达、迁移能力,乃至创设问题的能力让人惊喜连连。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归纳了自己研习成果,并向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们进行了清晰的中英双语阐释。
其实对于刚接触到国际学校的家庭,希望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王府学校初中课堂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