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名校国际班的介绍,鱼龙混杂。
近两年,几乎大部分牛校,都办起了国际班。
还知道,北京有些优秀的私立国际学校,如爱迪等等。
如果抛开对高中名校的崇拜,只为更好的与国际大学对接,哪个会更好呢?
私立国际高中和公立出国班的对比如下:
背景
私立学校建校基本就是定位于出国,同时品牌意识对于投资方多少还是有的。
公立出国班由公立名校提供品牌效应和部分校舍(而且一般都是有意识的很本部分离开来的),社会机构提供课程教学,尤其是核心课程教师由社会机构提供,公立名校也提供某些本校教师,一般用于基础课程授课,只有极少教师能够用全英文授课的,才有可能将整个国际课程带完,但是在外教质量非常成问题的时候,很多无法用全英文授课的公立学校教师也会被赶鸭子上架。
公校的品牌原则上建立在国内高考(微博)上面,国际部很多时候,并非其核心部门,尤其是国际部本身是联办的,甚至联办的原因还不是本校领导愿意联办,而是上面有人希望能够这样,所以很多时候,国际部反而更具有“中国特色”。
师资:
私立学校,教的好,留下来,教的不好,马上走人。如果教出了名气,教出了成绩,中国教师的收入可以比外教还要高的多。赏罚分明,至少在私立学校体现的淋漓精致。就我个人身边的真实案例,在某私立学校就3年时间年薪从10万左右做到30万左右是大有人在的,甚至50万也有的。当然了竞争是很惨烈的,某位帝国的PHD,学生说不行,不到2个月就走人了。
公立出国班:中方教师最窝火的就是“干欧美的工作,领中国的工资”,这个是最伤出国班的中教的心的。坦率的说,这个问题,不妥善解决,我不看好公校国际部。不过这种问题哪里是“说解决就解决的了”。私立学校谈不拢,大家好聚好散,我本人就在某个私立学校算是“三进三出”了,公校的编制内教师,福利和稳定工资,对于很多女老师而言还是很看重的,所以很多时候是两难的境界。而且出了体制,回去就很难了,所以就这样纠结着,问题是这种纠结很多时候直接在工作上就有所体现就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这种逻辑在社会各行各业也都是认可,而教育恰好会让人很揪心,毕竟看见学生单纯的眼神,容易刺激人善的一面,不过忙的累死了,最后发现自己赚的那点钱,并不足以使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 (微博) 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同时为人父母的人会是什么心情?自己都是教授出国留学课程的,等轮到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却因为没有钱只能去国内高校,如果再惨一点,没有北京户口,还有回老家。在这种情况,还能够把书教好的那简直是圣人。
顺便说过案例,我以前亲自听见一个北京非常有名某个重点中学退休后来某私立学校发挥余热的老教师,见到某个同学的书随处乱扔,居然骂这个同学“看见你这样乱扔书,我就知道你们家的钱就不是老老实实赚来的”,我感觉这个话有点过分了,把自己仇富的情绪发泄到了学生的身上。我当时想,要是这个孩子出身贫寒,缺少书籍和文具,这样的无产阶级教师很可能给孩子送来书籍和纸笔,为什么对于富人的孩子就这么粗暴了?
所以有次和某位企业家家长聊倒孩子教育的时候,我感叹到:要指望穷人把富人的孩子教育好,那是很难的。所以现在很多富人请收入颇丰的名师们做私人教育顾问,说到底就是富人对于富人的诉求。
生源:
由于光环效应,名校的国际部,可谓是挣够了面子,这个也的确让家长们感觉脸上有光。所以大量的优秀学生的家长的确首选的是名校国际部,这种情况从名校国际部的录取分数线就能够看出来。
私立学校,尤其是中国护照家庭的孩子就读的出国留学的私立学校,办学时间最多的也就八年吧,在全中国最长的,就我知道也差不多就是这个长度,中国民间资本办学目前还很幼稚,学生的长远利益和资本的回报对于大家来讲都是一个新课题,同时大多数的私立国际高中都经历了成长中的中国民营企业经历的那些“江湖恩怨”,所以在历史积淀上,还是比较薄弱,创业时的老班底,现在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私立学校还维持着,很多都是分道扬镳,各为其主,或者自己独树一帜,打出自己的旗号。直到现在,我看某些学校算是逐步能够稳定下来。这些问题都需要私立学校们用时间去积淀!
坦率的说,目前很多私立高中的确很难招收到较多优秀的学生,看看那些私立学校给出的丰厚的奖学金,大家就能够感受到了,但是私立学校要生存,正如民营企业要生存一样,不仅靠“资源”,也还还要靠质量,所以就目前而言,其实很多私立学校的利润率并不高,尤其某些由资深教师执教的课程,几乎利润为零,但是老板愿意做,其实是想赚品牌效应,的确某些私立学校的某些特色课程,几年时间能够在在业界有点名气了,这其实都前期请好老师,用钱砸出来的
在我看来,私立学校的可贵之处是把传统意义上的二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学生,的确很多私立学校的校长或者老师也经常感言: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这个是应该的,甚至是很正常的,反而做为校方没有做到,这个才是不正常的。真正考验学校的是把差生教育成合格生乃至优生。
比如,某些大城市的A-level多年不出牛津,剑桥,成绩不如某些沿海城市,说句有点得罪的人的话:从概率的角度讲,那是一流学生遇到一流教师的概率太低。
不过私立学校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某些私立学校的投资方就不是打算长期做教育,那问题就会相当严重,因为公立校国际部,要是有些事情做的过火了,家长闹到JW,公立学校校长在体制内的某些问题上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所以最糟糕的情况,很难出现在公立学校,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至少这么多年,没有见过公立学校出现无法无天的情况,但是民办学校的确就如民营企业一样,乱起来绝对可以挑战大家的想象!
氛围:
私立学校,原则上氛围较为轻松,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原因如下,教师去留,学生说了算,说白了,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一般都会让着点学生,老师不会把自己当成爷似的在那里端着架子。教师和教师之间都是凭本事说话,什么话都可以放到桌面上说,没什么太多顾及,说白了,铁打的学校,流水的教师,没有那么多顾虑,反而很多教学上的事情处理起来更加快捷有效,而且老板也都是聪明人,谁能够把学生教好,教出成绩,他自己会问学生的,教师不用担心说是被“逆向淘汰”,原则上了说,只要教的成绩好,同时对于薪资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基本上说你就是铁饭碗,所以非要说钻研教学科研,我个人感觉私立学校教师更有一种自发的危机感驱使,比如说国际学校的学生是不参加国内高考的,但是教授高一语文的某位老师还是坚持研究高考语文题目,用他的话说,万一哪天不在这个学校了,我们还要靠这个吃饭了,其实国际课程的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教A-level的同时课下在研究AP,IB这些课程,说白了“技多不压身”,体制外的人只能靠自己,所以相对而言,私立教师里面很少有懒虫,而且对于敢于抛弃公立编制,走入市场经济的教师,本身就是对于自己能力的一种自信。用老师们的话说:“没有本事的人,谁敢走出来”,当然公立也有好老师,这个也不假,同时私立学校的老师,也不是每个都是从公立辞职去的,也有大学毕业实在进不了公立,勉为其难进私立的。尤其这几年,毕业生就业难。
公立学校国际班,至少中教几乎都是财政拨款的编制内教师,原则上说,就因为说学生反应课讲的不好,让人家走人,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再不好,学校的各级领导也要证明他/她是没有错的,同时家长你还要当心一点,把人家惹毛了,可能其他的老师会帮着来收拾你们家孩子,为什么?第一,这个是做人情的好时候,第二,谁能够保证自己下次不遇见这种事情,到时候也要靠大家撑着,就算是关系不好的,他最多不吭声,但是不会站出来,原因很简单,你家孩子就在学校待三年,人家估计就是三十年,凡事都会考虑的更多。所以公立学校很多时候讲究的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做事,这就让很多老师和学生感到很压抑,毕竟是衙门的学校,多少也有衙门的气息。就我当年在某重点中学的执教时候而言,待遇不高,凡事都是靠资历,有能力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心里本身就不爽,如果遇见某些“交高学费”的家长还把自己当“上帝”看的时候,往往就容易“新帐老账”一起算,校长,主任得罪不起,我还得罪不起你家长啊?我自己就和家长在学校大门口,大吵过一场,要不是学校保安,隔离我和家长,那是要打起来的。而且知道学校最后怎么处理的吗?学校是某重点校,有政府撑腰,家长是国企背景,最后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