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建平中学2015届毕业生马燕冉

记建平中学2015届毕业生马燕冉

2015-07-14 11:48:04阅读:278

   大家好,我是建平中学2015届毕业生马燕冉。

 

  回忆梦开始的地方,许是军训傍晚社团宣讲会上学姐那动听的声音,许是那一句“04是我们的家”的娓娓袒露,许是“我们相约马来西亚,04论坛社等你!”的激昂结语……自此以后,对于04,便结下了高中三年不解的情缘,缎成了今后一生的斑斓回忆;对于辩论,则是三尺辩台,虽胜负两分,一生不枉。
  打过大大小小的许多比赛,从新生辩手时的“杨知杯”中学生知识产权辩论赛,到初挑大梁的“建平杯”上海市高中辩论赛,再到带领学弟妹一齐上阵的第六届精英杯亚洲中学生华语辩论赛,我在辩论这条路上经历过输赢,接受过褒贬,但在辩论的过程中我觉得我的幸运是无人能及的。
  从废除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基金、安乐死合法化、征收肥胖税等政策性辩题,再到医患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医生/患者、学者明星化是否有利于学术传播,送子女进名校利/弊更大等一系列社会性价值类辩题,我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和演说的感染力,更学会了如何为不同甚至对立的群体伸张各自的诉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在“精英杯”亚洲中学生华语辩论赛中收获了“十大最佳辩手”的殊荣。而我想,辩论的意义就是让你在漫漫长路中,上下而求索,用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去接近上帝的心语。
  在04论坛社担任社长的过程更是对我人生的一次历练。面对同龄的社员,如何当好一个社长?面对仅有的参赛名额,如何均衡分配参赛机会又提高每个人的参与度?面对残酷的胜负和训练的重压,如何让社员们在04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如果输了比赛,04的梦想和光辉如何延续?
  在继续思考辩题的同时,这些也都成为了我不断尝试解决的问题。我开始真正的理解责任和担当,学会沟通与理解,懂得了如何去带领一个团队乘风破浪。到了高二,带领着学弟妹,不光是社团内部的建设,社团工作的创新和拓展也成为社团工作的重心。为了让辩论走近同学,我首次在科技节表演赛中引进“大众评审”的创新制度;用新颖的评审模式吸建立辩手与观众更好的思维互动;“子社团”建设的活动更是在学弟妹的手中越做越出彩。
  在建平,我相遇了04,念过学长姐们历代传下来的一句句社语“04,我们要变得更强大”、“痛苦让理想更光辉”、“04在思辨中传承”……我感受到了建平强大而不失自由度的社团文化,亦是一种传承的校园文化——在所有如04的社团里,我们变成更好的人,更成熟、更有担当,并一代代地影响传承给学弟学妹。我想这也就是建平这所郁郁葱葱的校园带给我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一路04,且思且成长。
  【人物简介】
  曾获荣誉
  1. 第六届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赛“十大最佳辩手”
  2. 第六届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赛上,三场荣获“单场最佳辩手”称号
  3. “中国梦青春行”建平杯上海市高中生辩论赛“单场最佳辩手”
  4. 建平中学优秀学生干部
  5. 上海市高三英语”上外杯”竞赛浦东新区初赛二等奖
  曾任职务
  学校自管会爱心基金委员会会长、04论坛社社长、班长
  社会实践
  1. 第六届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赛
  2. 第五届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赛
  3. “中国梦 青春行”建平杯上海市高中生辩论赛
  4. 2012年“杨知杯”上海市中学生知识产权主题辩论赛
  5. 上海市高中生辩论联赛
  6. 团委罗山会馆和地铁站志愿者服务
  【对母校说】
  当我初进建平时,我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当我即将离开建平时,我俨已知道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感谢建平为我提供的一切、带来的一切,让我对未来坚定而热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年来母校和老师们给予我的笑容和鼓励值得我用一生去珍藏和回忆。
  【对学弟学妹说】
  去坚持自己要坚持的,热爱自己想追逐的,实践自己所梦想的,你会看见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自己。
预约看校
  • 姓 名:
  • 男孩女孩
  • 手机号码:
  • 微信号:
  • 申请年级: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