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3 17:35:32阅读:113
在美国,什么人容易获得学位?
对于许多留学生来说,能获得学位,获得一张洋文凭且能够在毕业后寻得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这段留学生活也就比较成功了。那么如何在美国学校里面获得学位呢?如何才能更容易的获得学位呢?更多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美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为什么能够令世界上的众多学子心向往之?严文蕃教授在美国二十余年的求学和执教生活,加之指导五十余名博士生的经历,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体制、培养模式、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严教授秉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观念,从亲历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来诠释美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的教育是有教无类的,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极为分明、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或途经来接受教育或培训,并获取相应层次的学位。此外,教育平等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政府决策与投资的依据,这也使得学位获得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来自美国社会底层的学生进入到了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拿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过去被视为弱势的群体现在也逐渐地迈入到高层次的学历队伍中来。美国教育部除了负责资助大型研究项目外,它的另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教育扶贫,促进教育的平等化。美国教育部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资助有特殊需要的学校,以改善其教学条件,提升其社会地位。例如,教育部针对当时大量墨西哥移民涌入美国这个现实,特在美国本土南部各州资助了很多墨西哥裔的学校,进行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双语教学改革项目。我在得克萨斯州大学工作期间,就曾经参与主持了一个主要为西班牙裔美国人服务的教育领导学博士班建设的项目。
什么年龄段的人更容易获得学位?其实,这个问题对美国人来说,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在美国,年龄的大小并不决定他有无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或能否获得学位。高等教育的大门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敞开的。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大龄青年”进入到博士教育阶段,比如,我们学院的博士生平均年龄大约在35—40岁左右,其中也有50岁的博士生。年龄稍大的博士,往往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无疑是重要的财富与资源。以我们招收教育科学研究的博士为例,其先决条件是必须有5年的教学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又如何研究教育现象呢?试图以旁观者的姿态冷眼观潮、对教育现象高谈阔论、说三道四或者指点迷津,充其量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即使博士期间有可能补充相应的实践经验,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极为有限。美国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方面,各个专业对于申请者的经验和经历都是极为看重的,而年龄似乎可以忽略不计。年轻固然有其优势,但经验对于博士阶段的学习而言或许更为重要。相比而言,中国的教育科学博士生们似乎“太年轻”了。
跨专业的人是否不太容易申请到攻读新专业学位的机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就教育科学研究这个专业领域来说,如果一个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都是学的教育学专业,那么美国的博士入学指导委员会可能因该生的专业背景的单一性而有所顾虑,甚至会拒绝接收。因为教育是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比如哲学系、历史系、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等,这样才能丰富教育科学研究,拓展其视野与领域。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不同专业背景的交叉是非常必要的,而转换专业在美国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以我个人为例,我本科学习化学专业,博士攻读的是心理学,而目前从事的工作则是教育领域。
女性攻读博士学位是否不具有优势?不容否认,美国是存在性别歧视的。比如,我在教授教育研究方法时,比较喜欢L.Gay撰写的一本畅销教材《教育研究》(Educational Research)。该书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署名时之所以用名字的首字母L而不是Lorraine,其目的就是淡化自己的性别。因为在当时,学术研究领域多为男性所统治,研究方法领域更是如此。女性涉足障碍重重,更何况质性研究方法在当时并非主流。如果以女性作者身份出现,或多或少都会影响人们对此书内在价值的判断。当今的美国,性别歧视已不太明显。平等、多元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发展自我、保护自我权益的依据和手段,所以女性选择其生涯发展路径的自主性也越来越大。比如,许多美国年轻女性在读完大学或硕士后,可能先考虑成家、安居等问题,待稳定之后,再比较从容地、理性地来决定是否继续读书,攻读哪个专业。攻读博士并不是她们逃遁就业压力、延迟进入社会的挡箭牌,而是立业、乐业的开始。作为学校,是没有理由拒绝这些深思熟虑之后做出选择、并执著追求的女性的。这样,越来越多的女性、年龄越来越大的女性也步入了博士学位申请者的行列。
总之,获得学位与个人的所选专业、个人的教学经验,执着追求的心态有关。在学习之时能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对于获取学位也是十分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