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名校+侨校发展战略,打侨牌,铸品牌,用先进华侨文化引领,通过实施“品牌校长(教育家校长)+品牌教师(教育家教师)”的策略,办品牌学校(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培养品牌学生(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世界侨中人)。塑造了全省前十名的文、理科高考尖子,创造了“清华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届届出”的高考辉煌,彰显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深加工能力。
一、侨校特色 文化引领
中山市华侨中学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省级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广东省侨办中华文化传承基地。1954年9月,檀香山归侨陈茂垣先生首倡建校;1979年12月,香港实业家蔡继有先生牵头鼎力复校;2007年11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创会主席、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博士接任校董会董事长至今。学校占地310余亩,八千多名师生员工,拥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是中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学校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打侨牌,铸品牌,用先进的华侨文化引领,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广大校董、校友出钱、出心、出力、出时间,把办好侨中当作自己的人生事业,设立了蔡继有高考中考奖、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校董教育基金、艺术教育基金、钟明昆维修绿化基金、林树棠助学基金、校友会奖教奖学基金、曾玉桥奖教奖学助学基金、刘锐谦教师专业发展基金、朱锡源班主任专业发展基金、廖皓炜教师健康基金、焦嫣珊奖教助学和学科竞赛基金、退休教师基金等十余项基金,为侨中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华侨文化是我校与生俱来的、天然而成的最核心的学校文化。基于此,我校全方位构建“侨资·侨色·侨味”这一华侨文化体系,彰显侨校特色。《中国教育报》、《中国德育》、《广东教育》、《学校品牌》等报刊杂志多次刊文推广我校办学经验。
二、诸多荣誉 彰显实力
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首批省级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省绿色学校、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省校园安全文明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省红十字模范校、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教育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状,被确立为省教育系统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示范联系点;校党委获评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先进党委;校团委获评省五四红旗团委,学生会获评广东省优秀学生会。
三、名师辈出 实力雄厚
成立12个名师和1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发展三大基金,助推教师成名成家。现有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1人,省名教师1人,省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3人,省师德标兵1人,南粤优秀教师11人,省名师培养对象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人,市教育名师6人,高级教师208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11人。2017和2018年,有113位教师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地理教研组获评第一批“广东省中学地理学科优秀教研组”,信息技术科组获评“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优秀科组”。科研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两次荣获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两次荣获省侨资办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和谐发展教育模式下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荣获教育部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环境优美 设备一流
学校拥有初高中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齐全,图书资料丰富。有全国一流的中学图书馆,教室与功能室全部使用现代化教学平台,教室和宿舍全部安装空调,有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运动场。高中部状元林、桂园等多个园林名树林立,清幽怡人。教学、生活设施均按高规格设置;饭堂是中山市第一批达标的省A级食堂,被评为市中小学规范化食堂,学校获评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初中部原址重建,校园建筑具有“穿西装,戴斗笠”的陈嘉庚式建筑特色,极具华侨风情。
五、创新德育 打造品牌
学校制定了“一高”(理想前途教育,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一实”(习惯养成教育,着眼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一特”(华侨文化教育,着眼学生华侨精神特质的培养)的德育新思路。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开展“四讲一课”(华侨文化大讲堂、名师讲堂、校友讲堂、学生讲堂和主题班会课)。举办国际(中国)文化节、女生节、创客节、体艺节“四大节日”。打造了“世界公民教育”和“女生教育”两大德育特色品牌。培养了大批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和谐创新、国际视野、世界胸怀的世界侨中人。国务院妇儿工委、省妇联、省妇儿工委等部门领导、专家莅校调研女生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赞扬我校培养“ECE”(刚健、关爱、优雅)女生的经验和做法是全省乃至全国女性教育工作的成功典范。
六、特色课程 提升素养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文化,立足校本,建立以“侨”文化为主题、以“桥”型结构为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教育”、“本土情怀教育”和“国际视野教育”三大模块),将课程基础与课程特色融合一起,因需组合,因势调整,充分发挥课程统领作用,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七、国际视野 世界胸怀
依托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以及蔡冠深对外交流基金会,“走出去,引进来”,广泛结盟海内外名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一大批名校保持友好往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两次莅校参加校庆活动并作精彩演讲。已开设11届侨生班(港澳台侨外籍生)和7届高中国际课程班。一大批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
八、体艺教育 异军突起
体育科组现有省特级教师1人,省名教师1人,正高级教师1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级裁判员5人。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排球)等称号。校女排8次获市冠军;校男篮10次获市冠军;校女篮连续两次获市冠军;羽毛球队5次获得市冠军;乒乓球队获得5项市冠军;技巧队获全国青少年技巧锦标赛四项第1名;定向越野队获省定向越野赛三项第1名。管乐队参加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出,并在管乐比赛中荣获银奖;荣获华南地区管乐、打击乐独奏重奏邀请赛一等奖。学生合唱团参加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合唱比赛获一等奖。5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九、社团活动 精彩纷呈.
广泛开展“以和谐发展为方向,以学生自主为原则,以华侨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成立了中学生领导力、模拟联合国、英语辩论队等100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红十字会于1997年代表中国红十字会赴香港参加接受香港红十字会回归祖国仪式,并且每年参加市慈善万人行表演。侨苑文学社连年获得市校园文化优秀期刊一等奖。学生代表队奔赴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领导力与创新力大赛及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屡获佳绩。校园电视台获评“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学校每年举办国际(中国)文化节、女生节、创客节、体艺节、华侨文化大讲堂、英语辩论赛、篮球赛、啦操比赛、迎新晚会以及对外交流演出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十、高考中考 屡创佳绩
坚持以生为本,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情分析,抓好教学常规,深化生本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高考屡创新高,塑造了位居全省前十名的文、理科高考尖子,创造了“清华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届届出”的高考辉煌,彰显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人才培养“深加工能力”。自2002年至今,我校已有43位同学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有51位同学被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学录取。连续十二年获评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先进学校。中考连年丰收,连续十二年荣获市初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学校文化
办学理念
一切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办学目标
办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华侨中学
育人目标
爱国爱乡、崇德行善、刚健进取、和谐创新、国际视野、世界胸怀
校徽
校徽设计由海洋、海鸥及太阳组成,形似海上日出、海鸥飞翔,寓示华侨中学扬帆济海、行健不息、传播中华文化的意念。校徽呈现蓝、黄、红三种颜色,构成华侨文化三原色。蓝色代表蔚蓝的大海,象征华侨的进取精神;黄色代表黄土地,“继承炎黄脉,不改中国心”是华人华侨共同的心声;红色代表中国红,华侨滚烫的血液里澎湃的依然是中华的声音。
校训
自强不息,敢争第一
校风
勤奋、守纪、合作、创新
教风
严谨、求实、团结、进取
学风
乐学、善思、明辨、笃行
北京三行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